- Sep 07 Wed 2011 15:11
2011_ 土耳其 Turkey-住宿篇
- Sep 07 Wed 2011 13:24
2011_ 土耳其 Turkey-交通篇(電車、纜車、渡輪、迷你巴士、摩托車)
從伊斯坦堡(Istanbul)的國際機場-阿塔圖克(Ataturk)前往市區,最省錢的方式是搭乘機場捷運(土文:Hafif Metro/英文:Light rail system) 到Zeytinburnu捷運站(2里拉/人),接著投幣買下一段電車車票(1.75里拉/人)後,跨出柵欄從Zeytinburnu電車站轉乘市區電車,就能前往歐洲舊城區古蹟最密集、街弄最複雜的蘇丹艾哈邁德(Sultanahmet)。若是選擇搭乘機場巴士前往蘇丹艾哈邁德(Sultanahmet)或是塔克辛(Taksim)廣場則需13里拉/人。
在伊斯坦堡坐電車、捷運或渡輪..等大眾交通工具計費方式很妙,不計距離長短,只要屬於同一支線票價都是固定的。
我們搭乘一段由歐洲新城區的港口卡巴塔斯(Kabataş)前往塔克辛(Taksim)廣場的上坡纜車(Funikuler),雖僅有一站,費用依舊是1.75里拉/人
另外,想體驗一下所謂15分鐘穿越歐亞洲的奇妙經驗,如同伊斯坦堡每日往返歐亞區通勤的上班族般,從歐洲區坐渡輪到對岸的亞洲區,只須1.75里拉/人的代價。在伊米諾努(Eminönü)碼頭可以輕易找到前往不同渡輪口的搭乘入口處,投幣購票後就能登船。
- Sep 07 Wed 2011 12:16
2011_ 土耳其 Turkey-交通篇(飛機、夜間巴士、火車)
在8月旅遊旺季前往土耳其,國際線機票絕對會吃掉旅遊預算的大部分,因台灣目前並無直飛伊斯坦堡(Istanbul)的航班,故價格合宜,轉機時間短,轉機點少,以及轉機地的附加旅遊價值(可於轉機點停留)等優勢,成為我們選擇航空公司的首要條件。最後屏雀中選的是在首爾轉機的大韓航空,果然除了有獨特的飛機餐,首爾-伊斯坦堡這段航程來回都吃到韓式拌飯(辣章魚、辣牛肉),早餐時還有韓式燉粥的選擇。加上仁川機場既先進又便利,隨處皆可WiFi上網,空間舒適又新穎,很好打發轉機時間。最後敲定的行程是8/05-8/17土耳其停留13天,8/18-8/20待在首爾吃吃喝喝,因仁川機場稅需加300元,所以購買的票價是3萬8千元/人。
土耳其地屬東西狹長型,雖然長途巴士系統便捷而普遍,但長程夜間巴士的舟車勞頓在早些年的澳洲旅行時便已領會其痛苦,查遍土耳其國內線航空的票價與路線並交叉比較後,選擇了接駁順暢又經濟的Pegasus Airline(飛馬航空),從伊斯坦堡亞洲區S.Gokcen 機場飛往卡帕多奇亞(Cappadocia)區內的大城市-開賽利(Kayseri)機場,機票不過77里拉/人,旅館提供免費接駁到Göreme,比起須搭12小時夜巴從Istanbul到Göreme的55里拉/人,不僅讓人疲累不堪,脖子更可能得幾天後才恢復正常,相較之下,儘可能地搭乘國內線班機作為遠程地點的接駁工具肯定是明智的選擇。
中段從Göreme→ Pamukkale搭了10小時夜巴(45里拉),坐的巴士公司是"INCI"(由旅館代訂),乘坐的旅客較少,只有供應杯水,但因為有多餘空位,所以可以把中間扶手往上抬,然後側躺著睡,比較不會有脖子睡到"落枕"的痛苦,小頭雖然也是坐兩人的座位,但他不習慣側躺在椅子上,只能乖乖坐著睡,脖子睡到又酸又痛。
- May 01 Sun 2011 14:01
小折遊府城+吃喜酒
自從知道肚子裡多個阿守後,守爸媽很認命地將所有的小折旅遊夢乖乖打包封箱,等待時機成熟時,期盼這些夢想中的旅遊計畫有重見天日之時。終於,在阿守準備邁入9M前夕,守爸媽因趁吃喜酒之便決定順道一遊府城,交通工具除了蔽宅愛車-綠巨人之外,決定挑戰小折+嬰幼兒單車座椅,開啟阿守乘風遨遊的第一次。這張售價NT$1,400的台製安全座椅,是透過網路賣家「阿慢愛買」所購入,分別通過德國與歐盟認證,比起美製網路頗夯的”袋鼠椅”而言,不僅省下不少摳摳,同時也輕簡便利得多,更算得上是”秒收車”哩!(守麻越來越尬意MIT的產品啦!)
府城小吃玲瑯滿目,雖然從部落人氣王”酪梨壽司”那兒取經,取得台南小吃攻略秘笈,但網友們提供的意見紛歧,只好從中篩選守麻最有興趣的2家”夏家魚麵”以及”阿鳳浮水魚羹”,外加冰果老店”江水號”。
關於魚麵,我們倒是第一次嘗到這玩意兒,魚漿或著麵粉打成的麵條,對於麵條存在刻板印象(麵粉味、Q、彈牙)的我們,一時間還真難給評價,倒是對未添加味精而又充滿蔬果鮮甜的湯底讚賞不已,好想問老闆:「能不能免費續湯?」XD~號稱吃得到整塊虱目魚塊的”阿鳳浮水魚羹”,說實在話,讓我們覺得是採到雷,老闆說味精已經先行加入羹底沒得選擇,過度濃厚的勾芡讓守麻一直有在”吃鼻涕”的錯覺XD~(台南人這麼愛芡汁麼?)小小一碗羹要價50元,也讓我們訝異府城的物價竟然與台北、新竹同步?好不容易找到被眾多網友形容到口水直流的”江水號”,嘴裡吃著招牌的八寶冰,心裡卻不禁懷念起屏東潮州味美料更多的”燒冷冰”,天哪~守麻朝思暮盼的府城美食怎會只有這般表現?><~
- Jan 31 Mon 2011 17:40
6M小北鼻再進化
開始育兒的生活總難跳脫形同嚼蠟般的平淡無奇(No news is good news,當媽後的頓悟),除一如往常的柴米油鹽外,多了奶水(UU+配方奶)和沉甸甸又臭嘛嘛的尿布,卻大大減少一向視吃喝玩樂為人生最大目標的貧賤頂客夫妻的閒暇消遣。
興致來潮想來個過夜小旅行都得大費周章地提早打包小人阿守的衣物用品,就甭提心中最愛的騎小折旅行或是需大爆走的自助逍遙遊了,根本是痴人說夢話!偶爾周末沒回中部,臨時起意想約朋友聚餐,一想到小人阿守不按牌理出牌的難纏本性,除了他老大不高興可能「嗯馬~嗯馬」不停擾人外,還得慎防隨時發生溢奶、挫賽到得換掉全套衣服的悲慘畫面,腦袋裡貪吃的本我馬上被現實的狼牙棒狠狠敲醒,牙一咬還是決定乖乖認命待在家當孝子最保險!
想不到,見證奇蹟的時刻竟然在小人阿守即將邁入6M之時,一連幾場盛情難卻的朋友、親戚家宴客,守媽系上尾牙以及守爸實驗室尾牙,菜鳥爸媽意外發現,只要是人多的公共場合,咱家小人阿守就出乎意料地乖巧安分,除了逕自睜著大眼東張西望外,逢人逗弄更是一律以甜死人不償命的招牌笑容回報,不時還伴著「呵吚~」的咕噥聲滿足逗弄者的成就感,更是給足了原先暗自在旁偷偷捏把冷汗的菜鳥爸媽大大的面子。
- Dec 27 Mon 2010 09:56
膨脹3倍的喜悅
我想絕大多數的媽媽在回憶孩子出生時的體重和身長時,語氣與神情一定充斥著滿滿的得意和驕傲,因為這個數字代表著每位媽媽們懷孕時期的努力(拚命的痴吃!吃!吃!)和犧牲(忍受著被人目視著便便大腹與笨重帶來的不適感),而這個數字對守媽而言,卻帶著滿肚子的狐疑不解與難以啟齒的羞赧,因為堂堂號稱五呎之軀(169cm)出生時也有4000公克的我,在懷孕時期好歹也肥了14公斤,且盡可能強忍克制高熱量的油炸食物以及零嘴甜食,規規矩矩地狂嗑蔬菜水果和高蛋白食物,萬萬也想不到咱家阿守出生時卻僅僅只有2315公克,47cm(38W+2D)。當接生醫師爆出這個數字時,真的難以置信,明明門診醫生預估的體重是2800公克阿,在37周門診時還好意時提醒要控制體重呢!接生醫師後來補充說超音波的誤差約500公克,這500公克的落差真的讓人當下欲哭無淚阿?!只能慶幸阿守雖然比起嬰兒室裡其他寶寶小了一大號,幸好是個健健康康的孩子,媽媽該謝天謝地了!
雖然接生醫師和門診醫師都安慰守麻「在肚子裡吃胖不如生出來再慢慢養胖」(婦科醫師果然是站在自身與產婦立場考量,或許這論點可以跟小兒科醫師來場筆戰),說真的,不得不坦承小小隻的阿守讓馬麻懷胎10月的期間不僅可以當個”活蹦亂跳”的孕婦,生產過程中除了長達7-8天的持性續陣痛外(又是一個落落長的故事),在產檯上只花不到15分鐘的時間,就呱呱落地了(這還包含了近10分鐘現學現賣的練習”正確用力”的姿勢哩),以”顏面位”出生的阿守(具醫師的說明此屬”胎位不正”的一種,易有”難產”或需以”剖腹”方式接生),若非因小小隻的因素,恐怕產程就不會如此順利又快速了(只能如此自我解釋)。
只是阿守出生時的體重和身長,這個數字卻像標籤一般永遠烙印在守麻身上,光是阿守的外婆就能用來說嘴一輩子了!生產住院那幾天,放眼望去守媽麻肯定是最人高馬大的產婦,想不到生出來的BB卻是最小隻~醜1;守阿嬤陪我們一起回醫院讓阿守注射卡介苗預防針時(出生兒體重須達2500g方能施打),看隔壁的新生兒也是小小一隻,就忍不住問新生兒媽媽寶寶的重量,「2600公克啊!被我公公罵死囉~」新生兒媽媽以哀怨的語氣向阿嬤抱怨,「瞎米~2600就被罵囉!我女兒那麼高才生2300,那不就該打屁股了?!齁齁齁~」~又醜2,哀哀~阿嬤懷裡抱著寶貝外孫調侃的笑呵呵,眼角還不忘青來一眼,被晾在一旁的我心裡可是五味雜陳阿!臉色青一陣、紅一陣◎※?§€;坐月子期間,來來往往探視的親友長輩不勝枚舉,共同的話題必問出生時的體重和身長,天啊!老天爺~妳這是在磨練我的臉皮與自尊心嗎? 「阿~妳這麼高大怎麼才生2千3?」(大隻佬難道是我的原罪嗎?泣~~)眾親朋好友有如事先套好話似的,不約而同脫口而出都是這樣的疑惑,醜N。
或許是在媽媽肚子裡餓過頭了,這小傢伙打從娘胎出來食慾就好到讓人嘖嘖稱奇,衛生署公告的新生兒每日標準奶量上限(kg*200cc)完全無法滿足他的需求,若是加上滿月前常因溢奶、噴奶損耗的熱量而再補充的奶量,就更加驚人了,一度讓我們這對兩光的新手爸媽,強烈懷疑阿守是不是”小胖威力症”的病嬰了!?
就在守麻的UU努力追趕著阿守日與遽增的奶量,守拔適度地幫阿守補充1-3餐配方奶之下,原本出生時不過巴掌大(當然是指阿守那身高185cm小舅舅的巴掌阿!)的阿守,總算在4M+15D的此刻即將邁向7000g大關,可以開開心心地告訴大家,「我‧終‧於‧膨‧風‧3‧倍‧囉!!」
- Dec 10 Fri 2010 16:59
哺乳血淚紀事
初為人父母者一定常有同感:別人家的孩子怎麼像”膨風”般,一眠大一吋,自己的寶貝成長的速度總遠遠不如預期?就像當年陪著在兵營中的BF一起數饅頭的日子,也常感嘆:看別人當兵時間”噓”一下就飛逝,自己的男人等退伍卻遙遙無期啊!或許若干年後,當我們面對”空巢期”來臨時,才會驚呼道:怎麼阿守出生才是昨天的事,現在就要離家求學啦!
唉~守媽又天馬行空亂聊了!一眨眼(這形容詞有明顯的語病!!),阿守已經順利度過四個月的生日,說實話,從阿守呱呱落地起守麻頭一次體會”度日如年”這句話的真諦,歷經哺餵母乳的艱辛歷程,敏感又脆弱的UU被阿守百般”蹂擰”下,日復一日處於過度摩擦→起水泡→水泡破→結疤→再度起水泡的循環夢靨中,讓我只要一聽到阿守肚子餓的哭聲就神經緊繃,被阿守一口咬住UU時就會忍不住哀嚎,阿守吃奶吃得一身汗,馬麻也餵奶餵了一身汗,UU更是隨時像是神經抽痛似的,半夜常常莫名地痛醒,更逞論萬一不小心被碰到UU時的痛不欲生,在那當下,每每想到哺餵母奶最少要6個月,心情就怎麼也好不起來,在長輩建議下把親餵調整為瓶餵,定時4小時擠奶一次,奶量卻遠遠追不上阿守的食量,坐月子期間任憑娘家的爸媽絞盡腦汁努力幫守麻補充發奶食物,可憐的UU仍只能苦苦追趕著阿守每餐不及1/2的奶量,心理的鬱卒可想而知,若不是有健康、可愛的阿守;除了沒奶之外樣樣都行的守拔體貼相伴;還有阿守的外公、外婆細心照料之下,產後憂鬱症肯定一觸即發,回想起來自己真的是幸福的新手媽媽啊!(可能是老天爺怕我太幸福了,才給我少少的UU,害~)
說也奇怪,就在滿月後隔兩天,異想天開地重新嘗試親餵,想不到一試之下竟發現阿守吸吮的方式進步哩,很多媽媽都說瓶餵的寶寶回復親餵是很困難的,想不到阿守竟然可以由瓶餵再度回到親餵,雖然有一邊的UU老是隔幾天就會被吸到會起水泡,但最起碼吸的過程不再讓守麻痛到狂冒冷汗,全身僵直,真的很謝天謝地啦!(或許應該說是阿守的”吸功”有進步,馬麻”耐痛”的功力也大大提升不少才是,哈~)
從瓶餵改回親餵後,奶量似乎提升不少,雖然無法實際知道每天的產出量,但可以確定的是每天需補充的配方奶量是逐次遞減,甚至原先屢試不成的躺餵,也在阿守和守麻棄而不捨嘗試下終於成功(這過程當然又讓守麻痛死不知幾千萬個細胞,飆了幾次眼淚),最開心的莫過於原先每天半夜得起床餵奶的守爸,只需要stand by等候換邊餵奶,就又能馬上入睡,原來躺餵最大的得利者是他阿!
就在產假即將結束的幾天前,甚至達到全母奶的境界,對於少少奶的馬麻而言,這份榮耀真的是用”血”與”淚”換來的成果啊!(相信很多少少奶的媽媽們一定可以感同身受)
恢復上班之後,每天親餵的時段變成上班前吃一餐,午休回家餵一餐,下班後補一餐,睡前勉強再吸一些,半夜補2次夜奶,直到天亮。配方奶的時段調整為中午前一次,下午一次,睡前有時喝有時不喝。如此一來,奶量果真就自然逐日遞減,漲奶的頻率也日趨下降,守麻現在心態也隨之調整,不再因母奶的多寡逼得自己神經兮兮,樂觀地打算任由母奶自然遞減至退奶為止,反正有奶總比沒奶好,有喝有保佑,哈!
- Nov 26 Fri 2010 16:14
3M-變臉秀
2010.11.20 6.2kg 61cm
能夠每天見到守守,發現他每一天的變化與進步,守拔和守麻都很珍惜這段珍貴的記憶。
打從守守出生前,我們共同的信念與堅持就是一定要自己帶孩子,縱然很多長輩和朋友都抱持著懷疑的態度,認為守爸一個男人怎麼有能力當全職的奶爸,同時又得兼顧他的實驗與論文,馬麻只能說:大家都太小看守爸的能耐和潛力啦!!有道是"為父則強"阿!更何況我們家"戶長"可是出了名的「耐操、猴董、拚第一」之堂堂男子漢勒(把拔尾椎翹起來了XD),在他的字典更沒有"辦不到"這三個字。憑著這股澎拜的熱血,在守媽回娘家做完月子後,一家三口期待又不安地回到新竹,馬麻恢復起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每天午休回家餵奶;把拔則負責訓練守守培養規律的生活作息,喝奶-玩耍-睡覺,讓守爸更能有效利用零碎的片段拼湊出完整的時間,跑模擬、打報告以及寫論文(為父則強喔~)。
其實想要說的是,就是因為每天都和守守在一起,我們才能如此幸運地參與他的成長,從只會不自覺的嘴角抽動(床母逗弄)到自發性地咧嘴大笑;從制式化的哇哇大哭發展至數種哭的情緒,每一次的新發現都讓我們驚喜又感動,縱使須歷經無數次哭鬧-安撫的循環,承受疲憊與睡眠不足的困擾,但只要想到這一切經歷只有一次,錯過就沒機會重來的事實,我們願意甘之如飴,含著歡愉而辛苦的淚水,享受這專屬的"甜蜜負擔"!!
- Nov 26 Fri 2010 10:31
2M-澎澎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