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為人父母者一定常有同感:別人家的孩子怎麼像”膨風”般,一眠大一吋,自己的寶貝成長的速度總遠遠不如預期?就像當年陪著在兵營中的BF一起數饅頭的日子,也常感嘆:看別人當兵時間”噓”一下就飛逝,自己的男人等退伍卻遙遙無期啊!或許若干年後,當我們面對”空巢期”來臨時,才會驚呼道:怎麼阿守出生才是昨天的事,現在就要離家求學啦!
唉~守媽又天馬行空亂聊了!一眨眼(這形容詞有明顯的語病!!),阿守已經順利度過四個月的生日,說實話,從阿守呱呱落地起守麻頭一次體會”度日如年”這句話的真諦,歷經哺餵母乳的艱辛歷程,敏感又脆弱的UU被阿守百般”蹂擰”下,日復一日處於過度摩擦→起水泡→水泡破→結疤→再度起水泡的循環夢靨中,讓我只要一聽到阿守肚子餓的哭聲就神經緊繃,被阿守一口咬住UU時就會忍不住哀嚎,阿守吃奶吃得一身汗,馬麻也餵奶餵了一身汗,UU更是隨時像是神經抽痛似的,半夜常常莫名地痛醒,更逞論萬一不小心被碰到UU時的痛不欲生,在那當下,每每想到哺餵母奶最少要6個月,心情就怎麼也好不起來,在長輩建議下把親餵調整為瓶餵,定時4小時擠奶一次,奶量卻遠遠追不上阿守的食量,坐月子期間任憑娘家的爸媽絞盡腦汁努力幫守麻補充發奶食物,可憐的UU仍只能苦苦追趕著阿守每餐不及1/2的奶量,心理的鬱卒可想而知,若不是有健康、可愛的阿守;除了沒奶之外樣樣都行的守拔體貼相伴;還有阿守的外公、外婆細心照料之下,產後憂鬱症肯定一觸即發,回想起來自己真的是幸福的新手媽媽啊!(可能是老天爺怕我太幸福了,才給我少少的UU,害~)
說也奇怪,就在滿月後隔兩天,異想天開地重新嘗試親餵,想不到一試之下竟發現阿守吸吮的方式進步哩,很多媽媽都說瓶餵的寶寶回復親餵是很困難的,想不到阿守竟然可以由瓶餵再度回到親餵,雖然有一邊的UU老是隔幾天就會被吸到會起水泡,但最起碼吸的過程不再讓守麻痛到狂冒冷汗,全身僵直,真的很謝天謝地啦!(或許應該說是阿守的”吸功”有進步,馬麻”耐痛”的功力也大大提升不少才是,哈~)
從瓶餵改回親餵後,奶量似乎提升不少,雖然無法實際知道每天的產出量,但可以確定的是每天需補充的配方奶量是逐次遞減,甚至原先屢試不成的躺餵,也在阿守和守麻棄而不捨嘗試下終於成功(這過程當然又讓守麻痛死不知幾千萬個細胞,飆了幾次眼淚),最開心的莫過於原先每天半夜得起床餵奶的守爸,只需要stand by等候換邊餵奶,就又能馬上入睡,原來躺餵最大的得利者是他阿!
就在產假即將結束的幾天前,甚至達到全母奶的境界,對於少少奶的馬麻而言,這份榮耀真的是用”血”與”淚”換來的成果啊!(相信很多少少奶的媽媽們一定可以感同身受)
恢復上班之後,每天親餵的時段變成上班前吃一餐,午休回家餵一餐,下班後補一餐,睡前勉強再吸一些,半夜補2次夜奶,直到天亮。配方奶的時段調整為中午前一次,下午一次,睡前有時喝有時不喝。如此一來,奶量果真就自然逐日遞減,漲奶的頻率也日趨下降,守麻現在心態也隨之調整,不再因母奶的多寡逼得自己神經兮兮,樂觀地打算任由母奶自然遞減至退奶為止,反正有奶總比沒奶好,有喝有保佑,哈!
發完哺餵母奶的辛酸牢騷,還是要回到最終目的,激勵自己也要公告大眾:””阿守滿四個月囉!!””,也就是說守麻已經努力餵了四個月的母奶啦!最後再秀一張阿守最近去礁溪泡溫泉的游泳照,雖然我們泡的是長榮礁溪鳳凰酒店的溫泉SPA,只可惜沒能留下紀錄,只好把在旅館浴缸的游泳照模樣取悅各位捧油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