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絕大多數的媽媽在回憶孩子出生時的體重和身長時,語氣與神情一定充斥著滿滿的得意和驕傲,因為這個數字代表著每位媽媽們懷孕時期的努力(拚命的痴吃!吃!吃!)和犧牲(忍受著被人目視著便便大腹與笨重帶來的不適感),而這個數字對守媽而言,卻帶著滿肚子的狐疑不解與難以啟齒的羞赧,因為堂堂號稱五呎之軀(169cm)出生時也有4000公克的我,在懷孕時期好歹也肥了14公斤,且盡可能強忍克制高熱量的油炸食物以及零嘴甜食,規規矩矩地狂嗑蔬菜水果和高蛋白食物,萬萬也想不到咱家阿守出生時卻僅僅只有2315公克,47cm(38W+2D)。當接生醫師爆出這個數字時,真的難以置信,明明門診醫生預估的體重是2800公克阿,在37周門診時還好意時提醒要控制體重呢!接生醫師後來補充說超音波的誤差約500公克,這500公克的落差真的讓人當下欲哭無淚阿?!只能慶幸阿守雖然比起嬰兒室裡其他寶寶小了一大號,幸好是個健健康康的孩子,媽媽該謝天謝地了!
雖然接生醫師和門診醫師都安慰守麻「在肚子裡吃胖不如生出來再慢慢養胖」(婦科醫師果然是站在自身與產婦立場考量,或許這論點可以跟小兒科醫師來場筆戰),說真的,不得不坦承小小隻的阿守讓馬麻懷胎10月的期間不僅可以當個”活蹦亂跳”的孕婦,生產過程中除了長達7-8天的持性續陣痛外(又是一個落落長的故事),在產檯上只花不到15分鐘的時間,就呱呱落地了(這還包含了近10分鐘現學現賣的練習”正確用力”的姿勢哩),以”顏面位”出生的阿守(具醫師的說明此屬”胎位不正”的一種,易有”難產”或需以”剖腹”方式接生),若非因小小隻的因素,恐怕產程就不會如此順利又快速了(只能如此自我解釋)。
只是阿守出生時的體重和身長,這個數字卻像標籤一般永遠烙印在守麻身上,光是阿守的外婆就能用來說嘴一輩子了!生產住院那幾天,放眼望去守媽麻肯定是最人高馬大的產婦,想不到生出來的BB卻是最小隻~醜1;守阿嬤陪我們一起回醫院讓阿守注射卡介苗預防針時(出生兒體重須達2500g方能施打),看隔壁的新生兒也是小小一隻,就忍不住問新生兒媽媽寶寶的重量,「2600公克啊!被我公公罵死囉~」新生兒媽媽以哀怨的語氣向阿嬤抱怨,「瞎米~2600就被罵囉!我女兒那麼高才生2300,那不就該打屁股了?!齁齁齁~」~又醜2,哀哀~阿嬤懷裡抱著寶貝外孫調侃的笑呵呵,眼角還不忘青來一眼,被晾在一旁的我心裡可是五味雜陳阿!臉色青一陣、紅一陣◎※?§€;坐月子期間,來來往往探視的親友長輩不勝枚舉,共同的話題必問出生時的體重和身長,天啊!老天爺~妳這是在磨練我的臉皮與自尊心嗎? 「阿~妳這麼高大怎麼才生2千3?」(大隻佬難道是我的原罪嗎?泣~~)眾親朋好友有如事先套好話似的,不約而同脫口而出都是這樣的疑惑,醜N。
或許是在媽媽肚子裡餓過頭了,這小傢伙打從娘胎出來食慾就好到讓人嘖嘖稱奇,衛生署公告的新生兒每日標準奶量上限(kg*200cc)完全無法滿足他的需求,若是加上滿月前常因溢奶、噴奶損耗的熱量而再補充的奶量,就更加驚人了,一度讓我們這對兩光的新手爸媽,強烈懷疑阿守是不是”小胖威力症”的病嬰了!?
就在守麻的UU努力追趕著阿守日與遽增的奶量,守拔適度地幫阿守補充1-3餐配方奶之下,原本出生時不過巴掌大(當然是指阿守那身高185cm小舅舅的巴掌阿!)的阿守,總算在4M+15D的此刻即將邁向7000g大關,可以開開心心地告訴大家,「我‧終‧於‧膨‧風‧3‧倍‧囉!!」
瞧我圓滾滾的大頭,馬麻期望我要"頭好壯壯"喔!
剛滿月時的阿守,雖然小小一隻,卻依舊是活動力旺盛的北鼻!